大班教案

时间:2025-02-13 20:22:37
大班教案[精]

大班教案[精]

作为一名教师,总归要编写教案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,有着重要的地位。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大班教案 篇1

【活动目标】

1、会边说民间游戏儿歌边游戏。

2、喜欢合作玩游戏,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。

3、了解儿歌的含义。

4、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。

【活动准备】

小铃鼓

【活动流程】

1、教师使用小铃为幼儿打节奏,幼儿学说儿歌。

2、幼儿一个接一个拉手站好,选出排头和排尾。

第一次游戏排头和排二手拉手做守成人(城门),说问句儿歌,其他幼儿手拉手做攻城方,说答句儿歌。最后一段攻城人说。

游戏开始,对说儿歌,说完最后一段后排尾手拉手钻进“城门”,最后一名幼儿宇排二手拉手再搭建城门,继续游戏,排头到排二身后排队,做守成人。

直到最后一个人钻过“城门”后,大家拉手一起说“金锁银锁咔嚓一锁!手放开,游戏结束。

【附儿歌】

城门几丈高

城门城门几丈高?三十六仗高。上的.什么锁?金刚大铁锁。城门城门开不开?不开不开。大刀砍,也不开。大斧砍,还不开。好!看我一手打得城门开。开了锁,开了门,大摇大摆走进城。

大班教案 篇2

(一)教学目的:

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水粉画用笔的重要性。

2基本掌握用笔的基本规律,学会用笔触来造型并营造画面的气氛

(二)教学对象:职二年级

(三)课业类型:色彩写生技能课

(四)教学模式:多元化教学模式。

(五)教学重点、难点:水粉绘画用笔的基本规律及练习

如何显示笔触及熟练的运用各种笔触。

(六)解决难点的方法:

1、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水粉范画,结合范画分析笔触的运用

2、讲解两种基本用笔规律。

3、示范两种基本用笔,在一张写生作品中同时展出两种用笔规律不同的效果。

4、在示范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显示笔触的条件是什么。

5、通过长期的绘画练习达到用笔的熟练。

(七)教具准备:水粉绘画工具等。

(八)教学过程:

1、导入新课:用外国印象派画家凡高的.风景绘画作品来提问学生,

该画引人注意的地方(色彩与笔触),导出课题。

2、讲授新课:A欣赏几张用笔出色的水粉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归纳出作品

的特点。

B进一步分析作品的主要物体得用笔得出用笔的基本规律

第一根据物体的结构块面用笔

并举例加以说明显示笔触的条件

C教师示范用笔的第一种规律

3、学生运用第一种规律做练习,教师指导学生练习。

4、评讲学生练习。

5、讲授新课:D学生朗读课文中有关内容,引出第二规律,

根据主体与非主体用笔,并举例说明。

F教师示范用笔的第二种规律

6、学生运用第二种规律做练习。教师指导学生练习。

7、评讲学生练习。

8、小结。

大班教案 篇3

活动目标:

1、能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。

2、尝试用纸浆、气球制作立体面具,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和成功感。

活动准备:气球、打气筒、纸浆、水粉颜料、设计用纸等。

活动过程:

1、产生制作兴趣。

——欣赏教师制作的半成品面具。这像什么?是用什么材料做的?

——观察教师为面具添画夸张的五官和有趣的'表情。

——你想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吗?

2、学习制作方法。

——给气球打气,学习合作互相完成打气任务。了解气球大小和脸型大小的关系。

——进一步粉碎纸浆,加入清水和少量胶水,均匀地搅拌。

——将纸浆一层层地糊到气球上(只糊气球的一半),均匀地增加厚度。

——在鼻子的位置上反复堆积粘贴,增加高度。

——将制作好的半成品面具放在合适的地方晒干。

3、设计脸谱和表情。

——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最特别表情,要尽量与众不同,可以适当夸张。

——在白纸上先画出设计稿,注意突出自己最明显的特征。

——将设计好的脸谱仔细地刻画到半成品面具上。

——待面具完全干透,涂上合适的水粉颜料。待颜料干燥后将气球放气或戳破,取下面具。

——在展示区或墙上展示自己的面具,欣赏同伴的作品,说说哪些面具很有趣,而且能让人看出是谁的。

大班教案 篇4

目标:

1、通过英文游戏及匹配成对练习,理解学习童谣。

2、体会童谣的趣味性,通过场景游戏勇敢地开展表述表演。预备:英文光盘,童谣背景图片,打扮教学材料,

流程:

一、导出童谣

1、Warmup:乐曲;

2、(幼儿教师展示童谣背景图片)T:Ibringapicturetoday。Whatdoyousee?

(勉励孩子勇敢说一说图片上的内容。)

C:Iseeahappypig。/Iseeamarket。/Iseeahouseandasleepypig。

二、理解学习童谣

1、T:Whathappenedtotheselittlepigs?Let’slistentotherhymetogether!

(播放光盘)欣赏童谣1、遍

T:Whatdidyougettherhyme?

2、T:Let’senjoyitagain!Thistime,listencarefully。Howmanypigsarethereinthemarket?Whatdidtheydo?

欣赏童谣

2、遍(幼儿教师一边念一边表演)

T:Whatdidyougetthestory?

(勉励孩子勇敢说一说自个儿听见的童谣内容)

孩子讲到的内容,幼儿教师完好无损朗诵语句2遍,孩子跟读。

T:Whichpigwenttothemarket?接着请1名孩子送小胖猪回家,其中wenttothemarket与 criedweeweewee我会请几名孩子说一说选取的.原因,Whyyouchoosethislittlepig?小孩们没有说出来的内容,我便直接叮嘱比方讲 Whichlittlepighadroastbeef?先请小孩 ……此处隐藏2564个字……p>

建议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场地再次进行"野战训练游戏"。

教学反思:当孩子们对每天玩的游戏缺乏兴趣时,我们应当改变方式让幼儿重新回到兴趣点上。如何使这些游戏继续热闹进行呢?首先观察幼儿,当幼儿有了尝试新玩法的需求,但又遇到了困难时,老师适时地给予具体帮助。并抓住时机换个玩法,让孩子又有新鲜感。本次活动中气氛非常活跃。

大班教案 篇9

活动目标:

1、发展幼儿观察力、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。

2、学习数组成的递增、递减规律、互相交换的规律。

3、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,掌握5的4种分法。

活动重难点:

活动重点:学习数组成的递增、递减规律、互相交换的规律。

活动难点:掌握5的4种分法。

活动准备:

物质准备:PPT课件,3种动物卡片、记号笔、记录纸。

经验准备:会数到5,了解5的含义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开始部分(幼儿与幼儿,幼儿与老师间隔一米以上)

1、师:秋天来了,大树妈妈写信忙,写给这写给那,红叶黄叶都写光。

问:都有谁收到了树妈妈的信?(引导小朋友回答都有哪些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.信)。

问: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?(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)

师: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,盖了许多新房子,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过冬天。

2、出示PPT引出"5的分解组成"。

师: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,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(和幼儿一同点数共5只)出示"5"的数字卡。

师:5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,熊猫们犯了愁,不知该怎样分,有几种分法。请小朋友们说一说。

二、基本部分(幼儿与幼儿,幼儿与老师间隔一米以上)

1、幼儿帮助自己的小动物来分房子。

(1)幼儿观察自己的学具,说说自己分是什么小动物,点数小动物的数量(5只)

(2)幼儿将5只小动物分在两座房子里,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。

(3)请幼儿分别到前面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。教师在记录纸上记录幼儿的分法。

2、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,总结出"5"的4种分法。

3、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,引导学习有序进行"5"的分解组成。

(1)教师演示给5只熊猫分房子,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,并记录下分的结果,"5"可以分成1和4、2和3、3和2、4和1。

(2)幼儿观察"5"的分解式,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"5"的分解组成,了解数组成的递增、递减规律、互相交换的规律。

4、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,尝试有序的进行"5"的分解组成,记录每次分的结果。

三、结束部分 游戏《找朋友》(幼儿与幼儿,幼儿与老师间隔一米以上)

1、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(1-4)戴上,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,和在一起是"5"的幼儿做朋友。

小结:聪明的领头人在变动作时要快速、不被发现,遵守规则的重要性。

幼:我看见很多小朋友都在看他。

师:那小朋友想一想,你们在看领头人做动作时,怎样看才不容易被发现呢?

小结:聪明的小朋友在看领头人做动作时会悄悄地、快速地看,请获胜的人来说一说自己的方法。

2、幼儿再游戏。

活动延伸:

在平时生活中可以运用。

大班教案 篇10

活动设计背景

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,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,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,而且由于娇生惯养,我们班孩子挑食、偏食的不良习惯日益增多,而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饮食习惯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。所以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提高幼儿的`独立的生活技能,我设计了《小鬼当家》这一活动。

活动目标

1、让幼儿初步了解人体需要各种各样的食物。

2、培养幼儿不挑食、不偏食的饮食习惯。

3、提高幼儿独立的生活技能。

4、培养幼儿独立的意识,减少对成人的依赖。

5、探索、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。

教学重点、难点

1、理解课件图片所展示的内容

2、能用流畅的语言总结积极发言

活动准备

1、已认识常见食物的名称及其主要营养

2、课件、每日食物结构图

活动过程

1、幼儿在健康歌的音乐声中进入教室

师:今天是星期六,宝宝们真开心。可是妈妈不在家,该怎么办呢?我们来看看妈妈有没有留言。

2、播放声音:宝宝们,妈妈有事出去了,你们自己当家吧,有什么麻烦就去问小博士,好吗?再见。

3、师:哎呀,妈妈叫我们自己当家,自己烧饭,那我们得先去买菜呀。是不是喜欢吃的就多买一点,不喜欢吃的就少买一点呢?

4、师:我们去问问小博士吧。

5、播放ppt了解每日需要的主要食物结构。

小博士:小朋友,这是我们每日需要的食物结构图,它告诉我们身体需要各种各样的事物,有的需要的多,有的需要的少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,哪些食物需要的多,哪些需要的少,哪些需要的不多不少呢?

6、出示食物结构图:引导幼儿说出在三角形的食物结构图中,最下面的需要多一点,最上面的需要少一点。

7、教师小结,把食物图编成一首儿歌:粮食蔬菜和水果,每天需要不能少;鸡肉鱼虾和豆奶,不多不少要正好;巧克力糖果和肥肉,每天少吃有牢记。

8、了解偏食、挑食的危害,教育幼儿荤素食物都要吃。

师:宝宝们看,小博士带了三位小朋友来干什么呢?

课件图片:(小博士)请你们看看这三位小朋友有什么地方不一样?(一个胖一个瘦,一个不胖也不瘦)引导幼儿讨论:专吃荤菜容易发胖,专吃素菜长的瘦,不挑食才是长得最好的。

幼儿讨论好后,课件中三个小朋友说说自己胖瘦的原因。

师小结:宝宝们喜欢谁,为什么?

9、游戏:买菜。

师:刚才,宝宝们听了小博士的话,知道了人体需要各种各样的食物,不能挑食、偏食,那等一下买菜的时候知道该怎么买了吧?

幼儿去“菜场”买菜,提醒幼儿要荤素搭配,并能够正确地算出找零。

活动延伸:

幼儿在娃娃家中继续玩“小鬼当家”的游戏,学会自己搭配炒菜,招待客人。

教学反思

《小鬼当家》这个活动中我利用ppt课件以及各种操作图片进行教学活动,让幼儿边看、边听、边想,然后引导幼儿主动发言。始终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,使幼儿的观察能力、思维能力、语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。在第8个环节中幼儿们讨论得很热闹,回答也很踊跃。并能够用流畅的语言总结挑食的危害。

但由于最后玩小鬼当家买菜游戏时,游戏材料没有准备充分只够一组的幼儿参与,让大部分幼儿没能马上体验这个活动。

《大班教案[精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