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年级音乐教案

时间:2025-04-29 15:57:59
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

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

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。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1

教学内容:

欣赏弹拨乐曲《塔吉克的节日》和中阮独奏《火把节之夜》。

教学目标:

1.能静心、专注地欣赏音乐,并能听出音乐中各段落不同的情绪和速度,能随着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。

2.初步了解塔吉克民族及该民族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;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“阮”,能初步辨认“阮”的音色。

3.学会几个彝族的舞蹈动作,并随着音乐表演;学习演奏手鼓,为乐曲伴奏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创设情境,激趣导入。

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欢乐情景的歌曲《欢乐的泼水节》,今天我们要到彝族的山乡去“旅游”,参加他们的火把节。

介绍彝族的火把节:

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,每年的农历6月24日起,连续三天三夜,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纵情歌舞、赛马、斗牛、射箭、摔交,到了晚上,青年男子就点燃火把,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,以驱除妖魔,保佑平安,密密的火把犹如一条长龙在山道、田间缓缓游动,场面十分壮观,与此同时,处处点燃篝火,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歌舞,直至深夜。

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中阮独奏《火把节之夜》。

二、欣赏乐曲,展开想象。

1.介绍乐器:中阮——好像是一把大的月琴,它的历史有近2000年了,有大、中、小之分,常用的是中阮和大阮,他们有四根弦,演奏时左手持琴,右手用拨子演奏,中阮的音色柔和,表现力很强。

2.提出欣赏乐曲的要求。

首先要集中注意力,否则就听不出其中的妙处了;其次,要能记住乐曲的.主题旋律,最好能跟着哼唱几遍;再者,听音乐要能根据音乐的标题和意境展开联想和想象,想象越丰富,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,对音乐语言就越熟悉;最后,还要注意演奏乐器的音色。

3.初听乐曲,现在让我们首先做到第点,集中注意力,聆听乐曲。随着教师学唱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。

4.完成课本上的作业:为A、B两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语。

三、欣赏弹拨乐曲《塔吉克的节日》。

1.简介塔吉克民族及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。

2.初听乐曲,随着教师学唱乐曲主题,要求能初步记住。

3.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,部分学生手持手鼓为乐曲伴奏。

4.教师演奏乐曲的主题,部分学生手持手鼓为乐曲伴奏,其他同学模仿手鼓演奏的动作。

四、复听乐曲,能根据音乐的标题和意境展开联想和想象。

五、教学后记:

这节课首先集中学生注意力,聆听音乐;能让学生记住乐曲的主题旋律,能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;能根据音乐的标题和意境展开联想和想象;能听辨演奏乐器的音色,能用手鼓为乐曲伴奏。很有成就感!

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2

教学内容:《少先队员采茶歌》

教学目标:

1、能用纯净、优美的声音演唱《少先队员采茶歌》。

2、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,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。

教学重、难点:创编舞蹈动作

教学过程:

(一)复习歌曲

1、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。要具有跳跃感。

2、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。要唱得连贯、柔和,和跳跃的形成对比。

3、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。

4、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,要唱得短促、有均匀的节奏感,好象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。

5、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'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,并要做到声断气连,使歌声既分开又连贯,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。

6、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,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,做到正确地换气。

(二)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。

1、器乐合奏《采茶扑蝶》

2、广西民歌《采茶歌》

(三)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

板书设计:纯净、优美

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3

教学目标:

感受歌曲里一家三口唱歌的快乐,能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节奏。

教学重难点:

1、能由浅入深地认识歌曲的结构,通过感观和体验,认识到乐曲的特点。

2、享受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,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和成功。

教学准备:

1、已熟悉碰铃、串铃和哨子三种乐器的使用方法。

2、每人各一套乐器(碰铃、串铃、哨子)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完整欣赏音乐,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。

1、入室完整地欣赏歌曲。

导入语:今天梁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,你们想不想听?听完后你要告诉我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?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.地方?

2、小结:原来这是一首蒙古族的问答歌。

3、演示课件,第二遍完整欣赏歌曲。

提出要求:“这次我们来听听蒙语版的歌曲,请你们听听歌曲里共有几段?到底是不是有问有答的?每一段是谁问谁答的?”

4、小结: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?(自由讲述,老师作总结)

二、分段欣赏歌曲,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不同的演唱。

1、欣赏第一段,用不同的动作为歌曲伴奏。

DD“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一段,请用不同的动作为不同角色伴奏,但注意要一拍一拍来打节奏。”

2、能做出代表动作的学生示范。(大家学着做)

3、激发学生做出女儿和爸爸同时出现的动作。

DD“女儿来了(拍手),爸爸来了(跺脚),那么女儿爸爸一起来的时候怎么办呢?”

4、欣赏第二段,创编不同角色的动作。

DD“第二段又是谁问谁答的呢?那么妈妈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?”

5、同样方法欣赏第三段。

6、边看课件,完整地拍打身体的节拍演奏这首歌曲。

三、选择乐器进行节奏乐演奏。

1、乐器与歌曲的角色配对。

2、提出演奏要求:“愿意帮助谁就选择对应的乐器,但是音乐没开始,我们的小乐器需要先休息的哦。”

3、看指挥,学生进行分角色用乐器为歌曲伴奏。

四、引导学生每人使用三种乐器为歌曲伴奏,感受演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。

1、提出演奏方法和要求:边看图谱边操控乐器。

2、初步尝试看图谱演奏歌曲。

3、指出需要注意和演奏得不够好的地方。

4、再次进 ……此处隐藏10818个字……动。)

生:歌曲的情绪是深情地。歌曲为强弱弱的四三拍子,给人动荡、摇曳的感觉。

三、学唱歌曲,参与实践。

1.学唱歌曲,自主尝试。

师:优美的画面、动听的旋律,给我们带来了多么美好的享受。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呢?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。

作者介绍:王立平,著名作曲家,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,格调清新,表现手法丰富,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。歌曲《大海啊,故乡》的主题贯穿着一个“爱”字—爱童年、爱母亲、爱家乡、爱大海、爱祖国。我们的生活就因为充满这些爱而充满希望、无限美好。

师:现在老师把歌曲完整地演唱一遍,同学们认真聆听。(教师弹唱歌曲)然后讨论交流:这首歌曲在情绪、力度上发生了几次变化?

小结:这首歌的情绪是由深情到激动再到深情,力度是由弱到强再到弱。

(1)学生跟琴声用“啦”哼唱一遍歌曲。

(2)教师分句教唱,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。

(3)教师钢琴伴奏,学生跟琴学唱歌曲。

(4)解决难点: a、 12 1 76 | 53 3 - |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。教师反复范唱,指导学生演唱。

b、 6 5 4 11 6 5| 5 - - |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,要做到准确清晰。“5 - - ”的时值要唱足。

(5)师生共同演唱歌曲。

2.分析歌曲,把握情感。

师: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!这首歌曲表达的情感一波三折,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。请看大屏幕,说说情绪、力度分别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?

第一部分(教师唱歌词)富有叙事性,乐句朴素无华。旋律比较平稳,力度中弱,用叙述性的口吻表达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的思念与赞美之情。第二部分(教师唱歌词),情绪比第一部分更加的强烈,加深了对大海母亲的爱慕之情。第三部分(教师唱歌词)尾声旋律比较平稳,力度从中弱到渐弱,表达了主人公对大海的'留恋与美丽的遐想。

师:老师相信,你们一定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声中,来打动我们现场的所有老师。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,我们就是一群海边出生的孩子,大海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,踏着软软的沙滩,迎着清新的海风,就像投入到妈妈温暖的怀抱。让我们通过歌声表达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。”

a.轻声演唱歌曲,注意情绪、力度的变化。

b.指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,主要通过划节拍来表现。

四、拓展延伸,升华情感。

有一天,孩子们都长大了,离开了大海,远离了故乡,沙滩、海鸥、海浪、帆影,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成为美好的回忆。思念在明月下,思念在黄昏里,思念在秋雨中,多么想回到故乡,回到海边,一头扎入大海妈妈的怀抱。

老师用钢琴伴奏带学生进入意境,学生有感情的朗诵《游子的思念》。

思念故乡的山,故乡的山的是那样的青。思念故乡的水,故乡的水的是那样的绿。思念故乡的云,故乡的云的是那样的淡。思念故乡的人,故乡的人的是那样的亲。游子的思念,一天一天又一天。但愿人与青山绿水云长久,有朝一日共团圆。

教师小结:

大海是宽阔的,又是多姿多彩的。生命源于海洋,音乐又源于生命。让我们热爱祖国,热爱家乡,热爱大海,热爱生活,共同歌唱大海,赞美大海宽阔的胸襟吧!

教学反思:

整堂课并没有过多的多媒体辅助,都是扎扎实实的教学。我的弹唱、为画面配乐、包括后面的诗朗诵配乐,都是现场演奏,学生的兴趣非常浓,完全沉醉在我的课堂教学中。但由于我教学经验的不足,还缺乏一些临场的应变,对学生还缺乏更多的耐心,在课堂上还显得不够成熟,今后我将不断去优化和完善常态教学。

每一次的教学都是新经验的积累,只有不断地反思并改进自己的不足,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,走得更稳健。

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12

教学内容:

讲述《东郭先生》的故事;安排角色。

教学重点:

初步感受音乐剧的主题音调,为演唱打下基础。

教学难点:

创编对话、选配音乐、表演。

教学目标:

了解故事内容,为表演打下基础。

教学准备:

选配音乐剧中主题音乐的伴奏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导入

阶段目标: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。

师:同学们好!

生:老师您好!

师: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。

生:太好了,太好了。

师: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的是《东郭先生》的故事。

生(举手):这个故事我听过。

师:你们都听过啦,那你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吧(教师播放音乐剧的主题音乐当作学生讲故事的背景音乐)。

二、学生讲故事

阶段目标:让学生了解《东郭先生》这个故事的梗概。

生(起立到台前讲故事):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学者,名字叫做东郭,他是一个善良又老实的人。有一天,他骑着毛驴,带着两袋子书去远方讲学。当他走到树林的中央时,碰到了一只狼。狼气喘吁吁的请求东郭先生救救它。东郭先生听了狼的一番好话,就把狼藏进了他放书的口袋里。

狼躲过了猎人的追赶,不仅不报恩,还打起了东郭先生的主意。东郭先生急忙逃命,狼在后面不断地追赶。

这时,来了一个农夫,东郭先生让农夫来评理。农夫说:“小小的口袋怎么能装进一只狼呢?”狼听了急忙钻进了口袋里。农夫和东郭先生连忙把口袋扎紧,把狼扔进了山谷里。我的故事讲完了,谢谢大家。

众学生和老师鼓掌。

三、教师唱故事

阶段目标:完整地感受整个音乐剧的旋律。

师:故事讲得真好。今天老师不是讲故事,而是要用歌唱的.形式把这个故事表现出来。教师播放音乐剧中所有音乐的伴奏,教师边演唱边表演。

生:(鼓掌)真有意思。

师: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表演这个音乐剧吗?

生(高兴地笑):愿意,好,好!

四、安排音乐剧中的角色

阶段目标:为下节课的表演打下基础。

师:那我们现在商量一下,故事里都有什么角色?

生1:有东郭先生,还有凶恶的狼。

生2:有猎人。

生3:还有农夫。

生3:(笑着说)还有一头毛驴。

师:除了这些主要的人物,我们再来装扮一下这个小村庄吧!

生1(想了想):老师,我想扮演村庄里的大树。

生2:我们两个想扮演房子。

生3:我想扮演猎人的小猎狗。

师:好,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,可是我们这样还不能表现这个故事,如果我们能够装扮起来就更好了。同学们,现在就请你们看教科书,根据书上的提示,讨论一下,该作哪些准备呢?

学生分组讨论。

师:下节课我们就要表演这个小小音乐剧,我们今天已经分配好了角色,请大家回家各自准备道具,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排演音乐剧《东郭先生》。同学们,我们下节课再见!

《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